风险类型
股票 / 行业基金占比
混合基金 / 可转债占比
稳健品(货币基金 / 国债)占比
保守型(≤5%)
0%-10%
20%-30%
60%-80%
稳健型(5%-10%)
20%-30%
40%-50%
20%-40%
进取型(10%-20%)
40%-60%
30%-40%
10%-20%
激进型(>20%)
70% 以上
20% 以下
10% 以下
以散户小张为例,其风险类型为进取型(可承受 20% 回撤),此前却将 80% 资金配置于货币基金,年化收益仅 2%。在吴老师指导下,调整配置后股票 + 行业基金占比提升至 50%,2025 年收益大幅提升至 25%。
资金使用周期匹配
资金使用周期决定了产品的流动性选择。短期资金应避免投资长期产品,长期闲置资金则不必局限于短期投资:
短期资金(1 年内):优先选择国债逆回购、货币基金、短期理财产品(如 7 天期理财),确保资金随时可用。
中期资金(1-3 年):可配置混合型基金、可转债、指数基金,平衡收益与流动性需求。
长期资金(3 年以上):适合投资股票、长期纯债基金、指数基金定投,借助时间复利,承受短期市场波动。
散户老赵计划 3 年后使用一笔资金用于儿子教育,起初将资金投资于短期理财(年化收益 2.5%)。吴老师建议其调整为 “指数基金定投 + 蓝筹股” 组合,预计长期年化收益可达 8%-10%,更符合资金的长期属性与投资目标。
投资目标匹配
投资目标决定了产品的收益导向。不同投资目标对应不同产品组合:
保值目标(跑赢通胀 3%):以稳健品为主(占比 70%),搭配少量混合基金(30%),确保年化收益在 3%-5%。
增值目标(年化 10%-15%):股票与基金各占 40%,稳健品占 20%,平衡资产增长与风险控制。
增值 + 进取目标(年化 15% 以上):股票 + 行业基金占比 60%,可转债 + 混合基金占 30%,稳健品占 10%,全力追求高收益。
散户小陈期望在 3 年内实现资产翻倍(年化收益需达 26%),吴老师为其配置 “50% 成长股 + 30% 行业主题基金 + 20% 可转债” 组合,2025 年收益达到 30%,朝着目标迈出坚实一步。
不同类型散户的产品组合模板:个性化定制投资方案
散户类型各异,适合的投资产品组合也大不相同。吴老师针对保守型、稳健型、进取型散户,分别设计了个性化产品组合模板,兼顾个性化需求与普适性原则。
保守型散户(资金 10 万以内,风险承受≤5%)
核心需求:确保本金安全,追求略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。